Fujitsu 3D NAND 480GB SSD (F500S) 公司關鍵資料救援成功案例
返回案例列表
案例詳情
Fujitsu 3D NAND 480GB SSD(F500S)—— 企業核心資料救援紀實
客戶設備:Fujitsu 3D NAND SSD 型號 F500S,容量 480GB
故障症狀:SSD 無法被辨識(認盤失敗)
資料類型:系統檔案 + 虛擬機器硬碟映像(.vdi、.vhdx 等)
客戶背景:企業客戶,代表人郭小姐
救援結果:成功恢復大部分資料,虛擬機器能正常啟動
案例背景
這家公司以虛擬化系統為核心架構,許多機器與服務運行於虛擬環境。該 SSD 儲存了公司系統檔案,以及多個虛擬機器的映像檔(格式包括 .vdi
、.vhdx
等)。當 SSD 無法被辨識、虛擬環境無法啟動時,整體營運受到嚴重影響。郭小姐為了保住公司核心資料,將這項案件委託給我們。
故障經過
該 SSD 即使插在不同插槽或連接替換線材後,仍然無法被 BIOS 或作業系統偵測。客戶曾嘗試更換插槽、重插連接線,但依然無效。因為 SSD 裡含有公司許多關鍵虛擬映像與系統資料,稍有不慎的操作就可能造成資料永久遺失,所以必須交給具經驗的專業團隊處理。
檢測與診斷
我們技術團隊在無塵室中進行以下步驟:
-
PCB 與線路檢查
驗證電源供應電壓是否穩定,是否存在短路或元件損壞的狀況。 -
主控 / 韌體分析
嘗試讀取主控晶片型號與韌體版本資訊,判別是否出現異常或損壞。 -
NAND 顆粒健康檢測
利用專業測試器檢測 3D NAND 顆粒是否存在壞塊或裂隙。 -
晶片級讀取 / 旁路操作
如果控制器無法回應,我們採用 chip‑off 或旁路技術,從 NAND 顆粒層直接讀取資料。
從初步檢測結果看,主控控制器或固件有部分受損,使 SSD 無法與宿主機通訊;但 NAND 顆粒本體仍保持良好狀態,具備救援可能性。
故障原因判斷
根據檢測與分析,我們認為故障可能來自以下幾個層面:
- 控制器 / 韌體錯誤:主控無法正確回應主機命令,導致無法辨識 SSD
- 初始通訊失敗:SSD 與主機之間初始化通訊流程中斷
- 虛擬映像結構受損:.vdi、.vhdx 等虛擬硬碟在邏輯層的映射或資料結構部分出現錯誤
由於 NAND 顆粒尚存可讀性,我們得以從控制器或晶片層面進行資料復原。
救援流程
以下為我們採取的關鍵步驟:
-
製作位元級鏡像備份
在操作任何動作前,先完整複製 SSD 的原始映像,避免修改原始資料。 -
控制器修復 / Bypass
嘗試修補受損控制器或進行旁路處理,以恢復通訊能力。 -
晶片級讀取
若控制器無法工作,使用 chip‑off 或專業讀取器從 NAND 顆粒層挖出資料。 -
虛擬映像邏輯重建
分析.vdi
與.vhdx
的映射結構、分區表與資料塊,重建可啟動映像。 -
資料驗證與整合
逐一測試檔案能否開啟;對虛擬映像做啟動測試,確認可在原環境運作。 -
整理與回交
按照原始目錄結構整理,製作完整報告並交付客戶驗收。
成果與客戶回饋
- ✅ 資料恢復率達 98%以上:大部分重要檔案成功還原
- ✅ 虛擬機器能正常啟動:回傳的映像檔可在原系統上啟動
- ✅ 檔案內容完好:大多數檔案能正常讀寫、無破損
- ✅ 資料夾結構完整保留:交付的資料保有原本組織架構
郭小姐看見一切資料恢復後說:「你們幫我們救回了公司的底層核心資料,那真的是救命工程,感謝你們的專業與堅持。」
技術亮點與價值
- SSD 救援經驗豐富:在控制器、韌體、晶片層面皆具備專業能力
- 晶片級讀取能力:即便控制器失效,也能直接從 NAND 顆粒挖掘資料
- 虛擬化映像熟悉度高:對
.vdi
、.vhdx
等檔案結構有深入理解 - 安全操作為先:整個流程優先保護原始資料,不做冒險操作
預防建議(給企業客戶)
-
多點備份機制不可或缺
虛擬映像與系統應同步備份至異地或雲端,避免單點故障。 -
定期監測 SSD 健康狀態
使用 SMART 工具、健康檢測軟體,追蹤錯誤率與壽命趨勢。 -
避免長期高寫入負載
長期高負載寫入可能加速 SSD 壽命耗損。 -
異常立即停機檢查
若 SSD 無法辨識、讀寫錯誤等異常馬上停止使用,避免惡化。 -
選擇具備韌體更新與容錯設計的企業級 SSD
關鍵系統應使用支援度高、設計可靠的 SSD 型號。
鴻華資料救援
專業 SSD / 硬碟 / 記憶卡 資料救援服務
企業系統、虛擬化環境、各類儲存媒體皆可處理
24 小時聯絡專線:03‑525‑2673
官方網站:www.data-recover.com.tw
FB 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lpdataroom/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五 9:00‑18:00;週六 10:00‑14:00;週日休息
直營店地址:新竹市北區四維路130號4F‑2 之405室